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官网
期权视角
OPTION
  • 近日,报刊与网络媒体发表大量文章,悼念刚刚去世的著名投资人David Swensen(大卫.史文森)。在追悼史文森先生之余,我们作为投资人能从他的成就中学习与借鉴哪些方面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他的职业生涯中体会一下什么是一名成功的投资人。

    业界普遍认为,史文森先生对投资领域做出了如下突出贡献:

    践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虽然,绝大多数投资人对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是熟悉的,但在投资实操中如何运用,特别是能否长期坚持运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史文森先生在耶鲁大学读研时从其论文导师之一的James Tobin那里学习领会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James Tobin的研究成果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形成有重要贡献,这是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由之一。成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掌门人后,史文森先生始终践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并以其成功投资向业界展示了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指导作用。在2018年的一次演讲中,史文森先生是这样解释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对于既定的投资收益,分散投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对于既定的投资风险,分散投资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这太酷了!简直就是免费的午餐!“

    改变了机构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在史文森先生掌管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之前,机构投资主要参与股票和债券投资,并努力在这两类资产之间寻找最佳配置。但在上世纪70年代,因1973年石油禁运导致的经济滞涨使得股票和债券同时下跌,分散投资变成了集中投资,各私立大学的捐赠基金业绩受到重创!为此,史文森先生带领团队开始探索新的资产类别,为分散投资寻找新模式。耶鲁捐赠基金开始尝试进入此前的投资禁区,包括创投、私募股权与对冲基金(亦被称为“私募基金“)。逐渐地,这些另类资产开始成为耶鲁捐赠基金的主要配置资产,据估计其配置达到50-60%的水平。现在,业届将耶鲁捐赠基金的投资方式冠以”耶鲁模式“,被许多其它私立大学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人普遍采用。

    重塑了私立大学的财务结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主要因为投资收益的增加,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规模从1985年的10亿美元上涨到2020年的312亿美元,这极大地改变了耶鲁大学的财务结构,让耶鲁大学成为财力最为雄厚的私立大学之一。在1985年,耶鲁捐赠基金对耶鲁大学年度财务预算的贡献为10%左右。在2019年,这一财务贡献比例上升为30%,其支付的财务科目覆盖了员工工资、助学金/奖学金、科研经费等等。受史文森创立的“耶鲁模式“影响,包括哈佛、普林斯顿在内的其它私立大学的捐赠基金也对各自学校的财务结构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优良的长期投资业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截至2020年6月的前十年里,耶鲁捐赠基金的年化收益为10.9%,同期其它私立大学捐赠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为7.4%。史文森先生比同行每年多赢利3.5%。又据Bloomberg报道,在截至2019年6月前的过去20年里,他的年化收益为11.8%。另据耶鲁大学网站报道,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前20年里,耶鲁捐赠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为10.9%。

    两点启示:

    1. 长期下来(比如20年),年化平均收益10-12%就是屈指可数的了,也就是一名成功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定义了。这个收益覆盖的投资资产类别包括股票、债券、创投、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也就是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你能做到长期年化平均收益10-12%,你就是一名成功的投资人。
    2. 作为投资人,我们对投资的合理预期就应该是这个水平,而且要长期投资才能实现。在与投资人交流中,常常有人声称能够实现25%以上、乃至50%以上的年化收益。但从大量投资实证数据看,这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有一个合理的、可持续的投资预期对于投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如果有投资人宣称这样的高收益,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分析一下:a、他的收益是否包括了他自己的所有“可投资资产“,而非个例?b、他的收益是为持有人管理的资产并有第三方托管吗(公正性)?c、他的收益覆盖的资产规模有多大?d、他的收益涵盖多长的年份?

     

  • 今天早上,全球知名金融公司瑞士信贷宣布因美国对冲基金Archegos爆仓损失47亿美元,为此计划降低股票分红,并解聘一批相关责任人,包括投行负责人与首席风险管理官。Archegos爆仓事件在今年三月底发生后,坊间传闻多家国际性大投行损失惨重,其中瑞士信贷是受创最重的一家。

    Archegos爆仓的事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事件的起因与过程在金融史上频频出现,好莱坞还将一个类似爆仓事件拍成电影”Margin Call”。虽然,在金融市场上这类风险事件以后还会发生,作为置身于金融市场中的一名投资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那么,Archegos作为爆仓事件的当事人在投资交易中做错了什么?

    高杠杆。金融史上的每一次风险事件都无一例外地伴随着高杠杆的影子。据估计,Archegos的组合的杠杆率在5-6x。此次爆仓事件发生时,Archegos资产规模大约在100亿美元,但几家大投行在市场上抛售的质押股票金额合计高达300亿美元。

    集中持股。为追求高收益,Archegos总是重仓持有几只股票。这一做法在过去几年中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此次却将Archegos置于死地。大约在3月22日,Archegos的重仓股之一ViacomCBS宣布增发股票,这一计划让投资人大失所望,其估价应声下跌25%。对于在2020年飞涨150%的一只股票而言,ViacomCBS下跌25%在金融市场上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却引发了重仓持有该股票的Archegos的反向连锁反应。紧接着,市场上流传Archegos开始抛售持有的其它股票的传闻,以减少由于ViacomCBS股价下跌造成的影响。Archegos抛售的其它股票股价开始急速下跌,一些其它投资人开始参与抛售中,很快Archegos在几家大投行里的衍生品质押品不足。几家大投行要求Archegos立即追加保证金,但Archegos无力满足,于是几家大投行强平Archegos质押的股票(包括ViacomCBS,见下图),加速了ViacomCBS股价的继续大跌。这一过程持续发酵一周,在3月26日那个周五Archegos已无力回天,几家大投行对外宣布受损巨大。据估计,Archegos自身损失近100亿美元,不但将多年来积攒的收益输光,还赔光了自有本金50亿美元。

    金融衍生品。大量持有金融衍生品也是这次爆仓事件的特点之一。为对自己持有股票仓位保密和规避一些有关信息披露的监管条例,Archegos通过与几家大投行签订收益互换协议重仓持有股票。收益互换协议还可以让Archegos通过保证金的方式获取杠杆,使其对某些股票的实际持仓超过10%的限制。据估计,Archegos在某些股票上的持仓占流通股比例高达25%。

    读到此,读者不妨从上述几个方面检查一下自己的投资组合。

                                           

     

  •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文件,沪证监发【2021】1号,近期海狮投资组织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的学习,并开展全面自查。
    为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控私募基金增量风险,稳妥化解存量风险,提升行业规范发展水平,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日前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2013年私募基金纳入证监会监管以来,私募基金行业取得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资本形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下行和内外形势压力下,私募基金逆势增长,截至2020年底,已登记管理人2.46万家,已备案私募基金9.68万只,管理规模15.97万亿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数量达13.2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7.88万亿元。
    私募基金行业在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乱象,包括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募集资金、规避合格投资者要求、不履行登记备案义务、错综复杂的集团化运作、资金池运作、利益输送、自融自担等,甚至出现侵占、挪用基金财产、非法集资等严重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行业风险逐步显现,近年来以阜兴系、金诚系等为代表的典型风险事件对行业声誉和良性生态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根据关于加强金融监管的有关要求,经反复调研,全面总结私募基金领域风险事件的发生特点和处置经验,通过重申和细化私募基金监管的底线要求,让私募行业真正回归“私募”和“投资”的本源,推动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促进行业规范可持续发展。
    《规定》共十四条,形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的“十不得”禁止性要求。主要内容如下:一是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经营范围,并实行新老划断。二是优化对集团化私募基金管理人监管,实现扶优限劣。三是重申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募集。四是明确私募基金财产投资要求。五是强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规范要求,规范开展关联交易。六是明确法律责任和过渡期安排。
    作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备案的私募管理人和协会会员,海狮投资全体员工积极支持与响应证监会《新规》的发布与执行。自公司成立以来,海狮投资自觉自律,始终遵守监管机构的法律法规,维持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为私募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好自己的工作。
    借此次《规定》的发布,海狮投资再次组织员工进行私募行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合规意识,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坚持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为维护私募行业发展尽好从业人员的职责。
    我们也建议投资人借机学习了解私募新规的相关内容,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监督私募管理人与从业的的行为,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共同推动私募行业的做大做强。

  •   基金单位净值的估值是衡量基金的投资运作表现的指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偶尔由于估值规则和实际情况的偏差,往往容易引起投资者对基金的盈亏产生误解,并作出错误的判断。基金的投资标的无外乎几类:证券,债券,衍生品(期货和期权),商品,不动产,或者其基金。本文将侧重于讨论期货的估值方法以及其对基金整体净值的影响。

                        

      期货的结算方式和证券期权不同。证券和期权结算价大多以收盘竞价时段的价格为准,因此结算价和收盘价几乎没有任何出入。但期货的结算价是以某一时间段内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的价格来算的。郑州大连和上海商品期货的结算价取某一期货合约当日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中金的期货是以【某一个期货合约最后一小时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这个定价规定使得期货的结算价和收盘价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偶尔种差异在行情波动剧烈时会明显拉大。又由于基金净值是托管根据各类品种的【结算价】去计算,因此涉及期货的基金往往会出现结算价高估和低估单位净值的情况。

     

      举个例子,假设从14:00到收盘15:00时间段,上证50期货合约IH从3000上涨至3100,每分钟的交易量是一样那么,上证50期货的结算价则为(3000+3100÷ 2=3050,和收盘价3100相差50。这50的区别直接导致这IH合约的结算价比收盘价低了 50×30015,000 元人民币。假如投资经理买入了等值现货【中国平安】和卖出一张IH股指期货形成【对冲】,那么收盘后,IH股指期货的结算价较收盘价低了15,000元,使得账户无缘无故多出了15,000元的“浮盈”。如此类推,假如IH期货是多头,则账户产生15,000“浮亏”。虽然这15,000元的浮盈浮亏会在下一交易日开盘后消失,可是它仍然会体现在前一个工作日的结算清单里面,给投资者带来许多误解。

                     

    上图为20154月16日到20201217日期间,上证50当月期货合约的收盘价和结算价的“差价金额”占期货持有成本的比例,这个比例也代表结算差价额外带来的盈亏率。从2015年到2020年期间,期货因为其估算规则,往往会带来平均1%的利润差距,有时最高甚至会有16%的差异。当然,基金不一定全仓持有期货,它们更多是持有一定比例的期货和现货期权等其投资品种对冲。因此,基金持有的期货越多,结算价带来的估算误差就会更大。

     

    然而,期货的结算价只是为了基金计算单位净值,并不会对基金实际盈亏产生影响,这个结算价与收盘价间的到了下一个交易日会自动消除。

  • 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海狮投资”)首支产品成功报送EurekaHedge指数。EurekaHedge是提供全球对冲基金新闻资讯、基准指数及其它另类投资的数据资料研究商,覆盖区域包括亚太地区、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专业对冲基金资料,径迹超过220种数据点,并确保数据的更新率高达96%或以上。后续,海狮投资将陆续提交其他产品数据,与全球投资者一同推动对冲基金业的成长。

     

    而在此之前,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提及,自11月1日起,QFII新规将投资范围扩展到私募投资基金、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等,也就是QFII和RQFII可以投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同时也可以委托境内私募管理人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这将是又一项大幅拉动海外资本流入中国市场的重要举措。借此,海狮投资也希望和境外投资者有更多深入的合作,能为全球的投资者提供服务,一起创造财富。

     

    海狮投资向EurekeHedge报送的第一支产品是海狮投资多策略2号基金,英文名称为HESS Multi-Strategy Fund No. 2。投资者可以在www.eurekahedge.com官网上免费注册,查询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动态与相关产品信息。

  •     个人投资者在自己进行投资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往往会想到借助基金这一工具。不管是公募产品还是私募产品,基金在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和资产管理的专业性上都极大的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多数情况下,当基金净值出现大幅波动甚至回撤时,投资者会开始恐慌,并迫不及待地想要迅速赎回自己的基金份额以期避免更大的损失。然而,立即赎回出现“亏损”的基金,往往不是投资者的最优选择。

     

        投资前,投资者应该做足“功课”。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预期收益、计划投资周期寻找到与之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在确认该基金产品的资产配置、投资策略、风险偏好都能较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各项需求之后,再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基金产品后,投资者则应该避免像对待股票一样去对待基金产品。不同于股票,基金本身具有更强的风险分散的特征,其投资标的是一揽子金融工具,且拥有多个互相弥补的投资策略。据专业机构统计,当基金处于微亏或微赚时,投资者通常容易选择去赎回。这恰恰符合了多数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时的心理,也往往是个人投资者难以克服的障碍。如何正确应对基金净值大幅波动甚至回撤呢?

     

        1.避免草率地赎回基金份额。长时间的缓涨缓跌和短时间的剧烈波动通常会在金融市场上交替出现。当市场整体表现糟糕时,许多基金的净值会随之发生回撤,但投资者在决定赎回之前还需要三思。有的投资者相信自己可以在基金净值下跌时赎回、在基金净值回升时再申购进去,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看似好像很简单,时间节点把握的难度却让这个计划很难实现。由于基金业绩公示的滞后性(尤其是私募产品),当投资者看到基金业绩回升时,往往已经与最佳入场时机失之交臂。如果把投资期限放得更长一些,我们会发现,短期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更长时间线上的收益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现代投资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择时是无效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基金设有短期赎回费,防止投资人对基金进行“过度交易”。

     

        2.与同类型基金业绩做做比较。投资者可以多关注同类型或同策略的基金产品,对比同一周期下的收益率情况。虽然短期表现可能各有不同,但采用同一策略的基金产品的净值走势长期应该是相似的。自己投资的基金产品净值下滑时,如果同类基金也出现了收益下降,则多半与市场涨跌有关,而不太可能是基金本身管理出现了问题。如果该基金采用的投资策略长期来看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无需对偶尔的短期回撤过分担心,假以时日,基金净值仍会逐步修复。反之,投资者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挖基金表现不佳的原因,以对后续投资做好应对和计划——基金产品的策略定位是否存在偏离、基金的风控是否足够严格、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发生了改变。

     

    小结:

        基金投资出现“账面亏损”,投资者不应盲目止损。

        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只要确认基金具有未来盈利的潜力,则不应该轻易被短期的“噪音”所干扰,错失自己本应该赚取的收益。根据投资学理论,长期持有基金份额并承受净值波动是获取“风险溢价”的必要条件。

投资展望
FUTURE
  • 10月开门黑。

    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影响,10月10日A股和港股均大跌,10月11日A股缩量小幅反弹,而港股则继续下跌。

    经过7、8、9连续三个月的下跌,A股很多股票的估值都已经处在历史低位,港股的整体估值也处在历史最低水平,但股市下跌并没有一点缓和的迹象。

    我们猜测股市也许在反应一场危机。果真如此,这会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呢?目前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知道危机总是在最脆弱的地方展开,就像新冠病毒专门找抵抗力弱的人感染一样。

    日前,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发表了美国经济衰退论,认为在高通胀、美联储加息、货币紧缩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未来6-9个月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

    但是,他也指出,当前美国居民、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都要好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情况,美国经济衰退对公司和居民可能冲击不会特别大,因此他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温和的衰退。

    杰米·戴蒙没有提及政府部门的债务。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部门债务翻了2倍,从2008年的10万亿美金上涨到30万亿。在债务压顶的情况下,美联储史无前例的大力度加息势必对美国乃至全球债券市场产生巨大冲击。近期英国养老金基金因为债券收益率的急剧上涨导致杠杆爆仓而持续出售在手的各类资产,对全球资产都构成压力。

    一场债务危机若隐若现。达利奥在《债务危机》一书中写道:《旧约全书》中描述了每50年就要消除一次债务的必要性,即所谓的“禧年”。像大多数戏剧一眼,债务周期这部剧幕起幕落,在历史上不断重演。

    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走势也似乎在宣告债务危机有可能再次上演。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981年9月份达到15.6%的高点,之后一路下跌,于2020年6月份下降到0.6%左右的40年低点。其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开始反弹持续至今,最高达到3.89%,是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很显然,国债收益率处在上行周期中。在美国上一个国债收益率上行周期,即从上世纪40年代到1981年,美国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最高是在上世纪50年代,在1950年这一数值为89.7%。之后,美国债务占GNP的比例持续下降,到1980年仅为43.7%。

    因此,上一个国债收益率上行期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是相对较小的。今天,美国债务占GDP的比例高达150%。利率的持续上升对美国政府而言意味着巨大的付息压力。

    2022年美国各级财政支出预计为9万亿美元。如果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上升到4.5%,则每年的利息支出为1.4万亿美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接近20%。而20%也是偿债率的警戒水平,超过这个水平就有可能爆发债务危机。

    美国情况如此,其他发达国家也债台高筑。我们之前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负债做过分析(详见A股没有危机),指出如果发生危机,在债务重压之下最先倒下的可能是西方发达国家,原因就是他们的债务占GDP比例都超过100%。

    历史来看,债务危机最极端的解决方法是战争。近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也似乎在证实极端的解决方法是有可能发生的。

    除了债务危机,中美脱钩也对市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个因素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冲击可能更持久、更深远。

    近期,美国商务部出台针对超算和高算力芯片对华出口的限制新规。该新规对全球半导体企业杀伤力巨大,因此美国被指发动了“芯片战争”。受此影响,美国超威半导体和英伟达股价在上周五和周一连续下跌,跌幅超过10%。台积电股价周二重挫8.3%,为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韩国三星电子股价也持续下跌。

    半导体股票的下跌除了与美半导体新规有关外,还受到半导体行业惨淡业绩的拖累。

    10月7日,三星电子发布三季度初步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76万亿韩元,同比增加2.7%;利润10.8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1.7%。这是近三年以来,三星电子的利润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较市场预期低8.3%。有分析认为三星业绩下滑主要系全球经济衰退下的通信需求减弱,存储芯片价格下滑等因素所致。

    上周四,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发布了3季度业绩预警,称由于台式机和笔记本芯片销售的下降,该公司预计第三季度的营收约为56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29%,远低于此前预期的67.1亿美元。

    代表全球半导体景气度的费城半导体指数在2019年初开始上行,除了在2020年1季度被新冠疫情短暂影响之外,走势持续向上,直到2022年初。之后,费城半导体指数开始下行。三星电子和超威半导体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其3季度业绩表明行业在遭遇强烈逆风,半导体的需求前景不乐观,行业下行确定无疑。

    半导体行业只是众多行业的一个缩影。我们预计3季度在中美股市都将有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低于预期,而这将推动股市进一步走低。

    债务危机若隐若现,大国博弈以及企业盈利下滑,股市似乎只有向下的推动力,难怪遭遇开门黑。

    English Summary

    The continued rate-hiking of the Federal Reserve would also put a heavy burden on the US. Its interest burden to fiscal revenue would be close to 20%, which is the threshold line for debt crises to happen.So are the other developed nations based on our previous analysis.

    The Sino-US decoupl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as the US brought up with the new regulations for high-computing-power chips in China. Moreover, the semi-conductor is on the decline cycle, which seems to last for some time. The negative news is abundant and the stock market is under pressure for sure.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a detailed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ontact service@mapleasset.com.cn.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资产”)“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提供和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资产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资产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资产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A股开盘在即,十月份也是四季度的第一个交易日是涨是跌是所有投资人都关注的问题。不过十一长假期间国内外好消息坏消息都不少,增加了判断一个交易日市场走势的难度。

    假期外围市场五个交易日表现差强人意。除了前两个交易日大涨外,其余三个交易日持续调整。上周五因为9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美股和欧洲股市均下跌。另外,地缘政治冲突螺旋式升级,OPEC组织不顾大国感受超预期减产。

    外面好像都是坏消息,不过国内是有好消息的。首先,我们的货币政策有更宽松的迹象,同时从节前至今地产的利好政策不断出炉。其次,疫情防控似乎有一定达到放松迹象,预计将有3万人参加的北马报名已经开始了。

    先看看地产政策。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利率调整为2.6%,5年以上利率调整为3.1%。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

    另据媒体报道,工行、建行、中行等多家大行9月底时都传达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各地分行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具体指标是要求每家大行年内对房地产融资至少增加1000亿元,融资形式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居民按揭贷款以及投资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券。

    除了鼓励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加大贷款力度,央行在宽松流动性上有新的动作,重启了抵押补充贷款(PSL)。PSL是央行于2014年因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外汇占款流入放缓,而创设的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

    2014年7月央行首次使用PSL投放基础货币:向国开行注入为期3年1万亿的PSL,利率4.5%,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安居工程、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央行通过PSL可以调节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成本,引导其向需要提供支持的实体经济部门注入低成本流动性,以降低特定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成本。

    因PSL兼具定向流动性释放的功能,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轮PSL是中国版QE(量化宽松),同时也是2015年股市大涨的催化剂。

    时隔一年,2015年6月,央行再次对特定银行进行了PSL操作,以提供基础货币,同时调降本次PSL利率至3.1%,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新一轮PSL期限为3至5年,规模达1.5万亿,利率则比2014年投放给国开行的4.5%下降了31%。

    2022年10月8日,央行公布2022年9月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2022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1082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6481亿元。据统计,这是2020年2月以来,抵押补充贷款余额首次出现净增长,意味着这一工具被重新激活。

    流动性持续宽松下,实体经济有一定的起色。9月30日公布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6%和50.9%,均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本月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但9月30日公布的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8.1,较8月下降1.4个百分点,与5月持平,为五个月以来最低。官方PMI和财新PMI走势有所不同,反应的是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经济下行期的不同表现。

    中小企业的经营与疫情防控和出口都紧密相关,其经营状况不佳反应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并预示出口增速有可能进一步回落。

    综上,国内政策利好不断,流动性在宽松的路上,实体经济有所恢复。但海外似乎风浪不止。

    上周前两天因为美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下跌,市场认为美联储将会放缓加息的步伐和幅度,因此美国股市大涨,带动全球股市狂欢。但随后因为就业数据超预期,美股持续调整,周五大跌。

    而美联储官员并未顾虑市场的调整,纷纷发表鹰派观点,认为到年底加息到4.5%是合适的。这意味着11月美联储将会加息75个基点,12月加息50个基点。这也彻底打消了市场认为美联储将会转向的预期。

    我们认为当下判断美联储何时能结束加息过于超前,主要原因就是通胀可能会持续处在高位,甚至有再度抬升的可能。

    这一方面是因为通胀的作用机理十分复杂,一旦上来就很难下去;另一方面,近期OPEC通过减产控制石油价格的行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另一次石油危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也都是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产油国对石油价格的强力把控发生的。当今的政治氛围与这两次石油危机有相似之处。

    美联储能否通过加息来控制通胀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加息不见得能够控制通胀,因为即使经济陷入衰退,通胀可能仍然处在高位。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滞涨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但是,如果不通过加息将经济带入衰退,高通胀可能会演化成恶性通胀。这可以参见上世纪二十年代魏玛共和国的遭遇。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美联储还不得不在加息的路上狂奔。

    而美联储加息导致的全球风险偏好降低对A股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好在我们很多股票的估值足够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受住这种冲击。

    不管明天开盘是涨是跌,我们预计A股四季度在内外部作用下都不会是平淡的。

    English Summary

    What happened over the long national holidays was mixed to the stock market. Geographical conflicts seemed to worsen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is expected to raise 75 basis point in November. In the mean while China continued to loosen liquidity and support the property sector.

    We believe that it is unwise to expect the Federal Reserve to cut interest rates any time soon given that inflation in still at the high levels and that the oil prices would go up. But we do not expect that A-share would fall too much if the Federal Reserve raises interest rates higher than expected given that in A-share many sectors’ valuation is at low levels.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a detailed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ontact service@mapleasset.com.cn.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资产”)“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提供和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资产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资产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资产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节前一周A股继续表现疲弱。截止本周四,上证指数一周下跌1.53%。周五是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恐怕难以扭转本周下跌的趋势。

    果真如此,则A股从中秋节后就连跌三周。从中秋节至9月29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为7.9%,深成指、创业板指和科创50分别下跌8.1%、8.4%和6.9%。

    中秋节后,每天都有白马股跌停,很多投资人对此不理解:这么好的公司,怎么会跌停呢。我们认为这与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融资盘强平、私募基金因产品净值触及止损线被迫减仓以及公募基金遭遇赎回而不得不卖出股票有较大关系。

    A股表现弱势,全球市场也阴雨连绵。从9月12日至9月29日,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股指全线下跌。其中俄罗斯股市跌幅最大,达到14.9%;其次是恒生指数,在此期间下跌11.3%,第三名是韩国指数,下跌8.9%。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榜排名第四,下跌8.8%。深成指跌幅榜排名第五。

    除了股市下跌,债市和汇市也都大幅调整。

    债市的调整体现为全球各国债券收益率的上涨。以英国为例,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今年8月初的1.94%上涨到近期的4.52%,两个月的时间上涨了一倍还多。这与市场对英国新推出的减税政策的担忧有很大关系。

    而汇市的调整主要是因为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以人民币汇率为例,本周最低跌到一美元兑7.2458人民币,跌破了2019年9月份的低点--一美元兑7.1785人民币。央行本周三紧急开会应对汇率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声上涨,从最低点7.2458一度上涨到7.15。

    发达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也大幅走弱。以英镑为例,在首相特拉斯推出大规模减税计划后,英镑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平价水平。英镑受到贬值压力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担心大规模减税首先刺激的是需求而非供给,而英国通胀处在40年来最高水平,减税将会加重通胀。另一方面,英国的内生增长动能不足,大规模减税下经济能有多大起色不得而知。而政府的这种豪赌让投资人对英镑失去了信心。

    欧美股市周三在英格兰银行紧急宣布购买长期国债计划以防止市场崩溃的消息后大涨,但周四又重新下跌。美股三大股指均大跌。截止周四收盘,道琼斯、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本月分别下跌7.3%、7.9%和9.1%。历史上,9月份美股表现都不佳,是所有月份中表现最差的一个月,今年美股表现也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市场担忧即使经济衰退,美联储仍然会加息。美联储官员近期持续放鹰。克利夫兰美联储主席梅斯特周四在做客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时表示:美国的利率仍然没有对通胀产生抑制作用,未来加息的幅度还很大。

    周四美股大跌除了美联储鹰歌嘹亮之外,苹果公司股价下跌是另外一个推动力。该公司股价周四下跌4.9%。周四美国银行分析师将苹果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主要是担忧明年消费者支出弱于预期将导致苹果公司的产品销售不佳。

    美国银行分析师预计苹果2023财年(苹果公司的财年在每年9月30日结束)iPhone销售量为2.19亿部,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45亿部;iPad销售额为220亿美金,而市场普遍预期310亿美金。如果美国经济明年陷入衰退,则消费者支出一定会受到影响。其实9月28日,就有消息称苹果公司放弃了iPhone 14的增产计划,因为销量不达预期。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苹果公司的销售不能只看美国的情况。iPhone14推出后欧洲和中国的需求还是可喜的。瑞银分析师认为iPhone14 Pro Max 在中国订购需要等待43天,比去年处在同一个销售周期的iPhone 13 Pro Max 多出9天,反应市场需求仍然旺盛。苹果公司将于2022年10月27日公布2022财年的财报,届时投资人也能够看到iPhone14等新产品的销售情况。

    预期苹果公司产品销量下降其实反应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很多分析师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3年进入实质性的衰退。这场衰退很可能不同于过去30年来的任何一场经济衰退,不仅需求可能会持续下降,通胀还会处在高位。A股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也就是A股投资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经济衰退。

    但从业40年的投资人应该对此有比较深刻的体会。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索罗斯工作的德鲁肯米勒就在周三发出警告,认为美国经济2023年将发生衰退,之后10年美股将会持续调整。德鲁肯米勒还担心通胀无法被控制。他认为现在应对通胀比1980年代更棘手,当时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推高利率以遏制通胀,因为经济几乎没有杠杆化。

    而本周英格兰银行所遭遇的情况就是国债利率飙升后,金融体系因为加了杠杆而面临崩溃的状况。英国央行周三出手干预债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英国养老基金面临大规模追加保证金的要求。

    养老基金之所以能对英国债市产生摧枯拉朽的破坏力,是因为它通过负债驱动型投资策略对其债务进行了高杠杆对冲,在金边债券(英国政府发行的国债)收益率持续飙升的情况下,为支付巨额保证金,持有万亿英镑资产的养老基金可能会大规模抛售金边债券。

    根据英国养老金监管机构2019年进行的调查,在英国前600家养老基金(总资产约为7000亿英镑)中,有62%的养老金通过利率掉期进行杠杆投资,利率掉期投资规模占所有杠杆投资的43%,允许的最大杠杆水平为1倍至7倍。而前文提到,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2个月的时间上涨了一倍多,对加了高杠杆的养老金而言将会产生巨大冲击。

    因此,英格兰银行的紧急购债表明,通过提高利率来对冲通胀的政策在面临加杠杆的金融市场时不得不选择妥协。这种情况不仅会在英国发生,在美国也会发生。

    所以,通胀一旦飙升就很难治理,而美股未来十年真很可能上演漫漫熊途。

    English Summary

    A-share was weak after the Mid-autumn Festival. But this is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global stock markets are under pressure. The worry about inflation and growth caused the stock markets to fall.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bond market also corrected due to strong US dollar and that the central banks hike interest rates.

    Apple’s new iPhone might not sell well, which caused the stock price to fall on Thursday. The economy might fall into recession in 2023 and inflation still runs high. This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hat we have seen over the last 30 years. Hence, few investors in A-share have enough experience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a detailed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ontact service@mapleasset.com.cn.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资产”)“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提供和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资产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资产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资产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截止9月26日,美元指数从去年底的低点89.4167最高上涨了27.6%到114,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滔天巨浪。

    我们曾经在《薅羊毛变难了》一文中分析了每次美元指数上涨50%,都会引发一场危机。这一次,美元指数如果上涨到50%,则需要上涨到134,能否到达这个水平不得而知。但因为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并未停止,114显然不是本次美元指数上涨的终点。

    如果美元指数继续上涨引发危机,会在哪里引爆呢?

    很多分析师认为新兴市场会先被引爆,而今年4月斯里兰卡债务违约事件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个判断。这与新兴市场债务近年来快速上升有较大关系:新兴市场未偿债务总额从大约5年前的不足65万亿美元跃升至2021年底的近100万亿美元。

    另据IMF的数据,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偿债负担已经处于3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低收入国家的处境更加不妙:截止今年3月底,在69个低收入国家中已经有8个国家陷入债务困境、30个国家处于高风险状态,占全部低收入国家的55%。

    新兴市场国家债务危机严重,但发达国家面临的债务风险甚至更高。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2021年发达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24.2%,而新兴市场债务占GDP的比例只有60.8%。而全球负债率前十的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包括日本、欧猪五国和美国等。

    随着美元升值,这些发达国家有没有可能也发生债务危机呢?近期,欧元和英镑兑美元的汇率纷纷跌到平价的水平,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市场的担忧。

    新冠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采取大放水的方式救助经济,导致债务水平飙升。2011年发生的欧债危机就是因为政府和私人部门过度负债导致的。2021年底发达国家债务占GDP的比例甚至高于欧猪五国在欧债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说明发达国家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不容小觑。

    历史上看,美元指数大幅升值通常对新兴市场的冲击更大一些。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还是90年代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是新兴市场遭殃。如果这次轮到发达国家,将会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面临重重挑战,不堪一击。

    有可能对发达国家造成冲击的还有房地产危机。

    2021年伴随着各国央行的放水,全球多国房价也迎来了十年来最大涨幅,欧洲、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房价涨幅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9.2%,其中,新西兰房价涨幅为25.9%,美国和斯洛伐克的房价涨幅也均达到了18.6%,土耳其房价涨幅高达29.2%,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随着美联储2022年启动加息,房价也在达到峰值之后掉头向下。到今年8月份,美国二手房价格已经连续下跌了3个月,较5月份的峰值下跌5%。有经济学家预测,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衰退中,房价到明年年中将会再下跌20%。

    对于美国老百姓而言,股市的大幅调整是对他们财富的侵蚀,而加息导致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的上涨可能会令一些人没有能力偿还房贷。同时,新冠危机以来,美国老百姓的负债总额有了较明显的上涨。截至2021年底,美国消费者债务总额已经达到15.6万亿美元,全年增加1万亿美元左右,这个涨幅达到了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居民高负债和因利率提高导致的偿债能力降低叠加在一起,看上去有一点次贷危机的意味了。

    发达国家的危机和房地产泡沫离我们A股投资人看上去有点远。但是,资本市场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美国发生房地产危机,A股也会受影响。但是,得益于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及早采取的政策措施,房地产危机在我国发生的概率较低。

    所以如果这次美元指数上涨真的引发危机,那应是发生在别国的危机。A股没有危机。

    English Summary

    The US dollar index rose sharply year-to-date, which usually caused crises from history perspective. This time the developed nations seem to be subject to the heavy debt burden more than the emerging markets as the developed nations issued a lot of debt to save the economy during the COVID-19 crises.

    Moreover, property bubbles around the world might burst due to the high interest rates brought up by the central banks, which are eager to contain inflation via hiking interest rates. But for A-share investors it is no need to worry about property crises as government have taken measures to solve problems in this sector.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a detailed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ontact service@mapleasset.com.cn.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资产”)“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提供和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资产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资产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资产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全球股市上周走势惨淡。

    在全球16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指数中,只有巴西股指上涨了2.2%,其余15个国家和地区的股指均下跌。A股上证指数和深成指表现较好:上证指数仅下跌1.2%,表现仅次于巴西指数;深成指下跌2.3%,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股指中按照股指涨幅排在第5位。

    俄罗斯、美国纳斯达克和法国股指领跌。其中俄罗斯指数上周下跌10%,表现最差;而纳斯达克指数一周下跌5.1%,仅仅好于俄罗斯指数;法国股指紧随其后,一周下跌4.8%。

    经过上周的下跌,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股指中一半进入熊市,他们是台湾加权指数、标普500、德国股指、韩国综合指数、恒生指数、深成指、俄罗斯指数和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这8个指数从年初至上周五下跌22.5%到30.5%,其中纳思达克指数年初至上周五下跌30.5%,是全球股指中跌幅最大的指数,俄罗斯指数仅次于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8.4%。

    其余的8个股指中,法国股指、美国道琼斯股指年初以来分别下跌19.1%和18.6%,离熊市只有一步之遥。上证指数年初至今下跌15.1%,如进一步下跌也有步入熊市的风险。

    有投资者朋友将今年跟2018年进行对比。2018年全年来看,全球股指虽然多数下跌,但只有A股的上证指数和深成指进入了熊市。全球其余国家和地区的股指全年虽然下跌,但跌幅不大。以美国三大股指为例,2018年全年跌幅在3.9-6.3%。

    虽然全年跌幅不大,但2018年4季度全球股指共振下跌的景象还是让投资人心有余悸。2018年4季度,除了巴西指数上涨10.8%,其余15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指数均下跌。其中印度指数、恒生指数和澳洲指数跌幅相对较小,2018年4季度分别下跌0.4%、7%和9%,其余1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指跌幅均超过10%。其中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最大,为17.5%,其次为日经指数,下跌17%,标普500下跌14%,跌幅排在第三位。

    上述可见,今年前三季度和2018年4季度有些相像之处:大部分市场同步下跌,而且美股领跌全球。

    上周全球股指下跌的一个催化剂是英国公布了新的减税计划。

    上周英国政府出台了一项价值450亿英镑的减税措施,包括取消将公司税上调至25%的计划、取消45%的最高税率、大幅削减印花税等等。此次减税的规模超过了1988年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推出的减税措施,是半个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但市场并不看好这个减税计划。英镑兑美元汇率上周五一天下跌3.6%,为37年来的新低。市场认为英国政府的这场政策将会将英国带入一场‘Barber式的繁荣(Barber Boom)。”这指的是前英国财政部长Anthony Barber在1972年出台的预算案。Anthony Barber推出的大规模无资金支持的减税措施导致了经济过热、通胀飙升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

    1972年的预算案最终以灾难收场是因为其严重的通胀效应,而此次英国政府推出的减税措施可能也无法避免相同的命运。也有许多市场人士将英国政府此次减税方案与1988年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推出的减税措施进行对比:尽管1988年预算案提振了经济,但也令通胀飙升,促使英国央行在1989年将利率最高调整至了15%。

    该减税计划公布后,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导致英镑大幅走弱,美元指数则直线上涨达到113的高点。叠加因预期美联储将强悍加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上涨到3.6%的高点,美国三大股指因而大幅下跌。

    英国的减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在高通胀和低增长的局面下,政客们所能采用的刺激经济的手段其实是很有限的。这也是很多发达国家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相比他们,我国所能够采取的刺激经济的手段还是相对较多的,问题只是用不用和何时用。

    未来的投资不得不在低增长、高通胀的环境下进行。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低增长和低通胀环境相比,高通胀环境对成长股的估值有较大压制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低增长和低通胀环境下,成长股享受了很高的估值溢价。未来,这种估值溢价将会逐步回归。

    上周白马股纷纷落马,其实就是高估值白马股估值回归。有投资人关心这种情况会不会持续。我们认为在美元指数新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高估值的股票会持续面临压力。因此,对高估值的股票(其中部分是白马股)总体上要谨慎对待。

    但是,我们认为总体市场的估值已经达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下跌空间有限。具体请参见《还会跌多少?》。

    本周是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周,长假前交投一般比较清淡。按照A股投资人的习惯,一般都要等节后再看。

    English Summary

    8 out of 16 stock indexes around the world fell into the bear market by last Friday. This is similar to what happened in 4Q2018, when major indexes in the world fell together. This time one catalyst is the tax-cutting plan brought up by the UK government. Market expected that this plan would end in disaster.

    The developed nations are faced with low-growth and high-inflation environment and found that they had no right tools to stimulate economy in this environment. While China has many tools to rely on, the issue is that when and how many the government would like to leverage. This week is the last week before national holidays and market sentiment might remain low.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a detailed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ontact service@mapleasset.com.cn.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资产”)“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提供和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资产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资产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资产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港股从2020年至今连跌三年,这三年一年比一年的跌幅大。

    恒生指数2020下跌3.4%,2021年下跌14.1%,2022年截止9月22日,下跌22.5%;以中国内地企业为权重股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也连续三年下跌,2020到2022年分别下跌3.85%、23.3%和25.1%。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跌幅大于恒生指数。

    截止2022年9月22日,恒生指数回到了2011年10月的水平;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回到了2008年10月份的水平,一夜回到了11年和14年前。也就是说,三年的下跌把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之前8年和11年的涨幅都跌没了。

    指数表现非常惨淡,但个股是分化的。

    从2008年10月截止2022年9月22日,在港股上市的2592只个股中,1614只股票下跌,978只股票上涨。也就是在过去14年中,港股62%的股票下跌,38%的股票上涨。对港股投资人而言,这意味着从2008年10月至今有近2/3的概率买到一只下跌的股票。

    在下跌的股票中,跌幅在90%以上的有395只,占港股总数的15%。投资人买入这些股票基本意味着血本无归。跌幅在50%以上的股票1161只,占港股股票总数的44.5%。也就是说从2008年10月开始投资人投资港股,有接近一半的概率损失一半的本金。所以,投资港股面临的风险不小。

    不过,港股也有涨幅喜人的个股。从2008年10月以来,592只个股的涨幅超过100%。其中105只个股涨幅超过10倍,是货真价实的十倍股。

    10倍股企业所在的行业各不相同:既有医药龙头企业如中国生物制药和石药集团,也有消费行业龙头蒙牛乳业和安踏体育,也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吉利汽车和敏实集团。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在各自行业中处在市场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过往发展战略清晰,执行力强。

    连跌三年之后,港股的估值也到了历史低位。在恒生12个综合行业中,截止9月22日,7个行业的静态市盈率在一倍以下。其中综合、金融和地产建筑的市净率在0.3-0.4倍,能源和电讯行业的市净率在0.6倍,可以说估值已经跌到了地板下面。

    总体指数的估值也处在历史最低水平。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静态市净率均跌破1,分别为0.87和0.79倍,为2002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整体市场跌破一倍市净率也说明市场的情绪低迷到了一个极致的水平。

    关注港股的投资人也都不理解为什么港股估值如此之低。我们认为下面几个原因导致港股低迷,估值回落到历史低位。

    首先,外资的持续流出是港股下跌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今年以来,国际投资人持续抛售港股。衡量外资抛售港股力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港币兑美元汇率。今年5月份以来,港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处在弱方兑换保证,即1美元兑换7.85 港币的水平。港币兑美元汇率达到弱方兑换保证,香港货币当局就需要入场干预汇率,防止汇率跌破弱方兑换保证。今年从5月12日到8月10日,香港货币当局从市场上31次买入港币,卖出美元。

    而外资逃离香港的导火索是美联储加息。为了保持联系汇率制的稳定,香港货币当局今年以来五次跟随美联储升息,且升息幅度与美联储保持一致。但与此同时,香港与美国的息差一直在扩大。今年4月底,香港与美国隔夜利率差为27个基点;5月中旬,香港与美国隔夜利率差为77个基点;6月底,隔夜息差短暂修复至10个基点以上;7月中旬,隔夜息差扩大至约150个基点。香港与美国息差扩大导致套利交易活跃,资金持续流出香港回到美国。

    其次,港股受基本面驱动。而今年以来,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盈利增速有所放缓,受到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周期的扰动以及港币跟随美元强势的影响,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盈利预期普遍不佳。同时,香港跟随美国加息也对本地楼市产生负面影响,造成香港本地股大幅下跌。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也加剧了国际投资人抛售香港股票。在香港市场,国际投资人特别是欧美机构投资者占市场的交易额比重在40%左右。他们通常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较大。如果地缘冲突升级,则会导致他们抛售加剧港股,引发市场进一步的下跌。

    港股过去几年的表现大幅跑输A股。A股以上证指数为例,从2019年到2021年均上涨。而港股2019年虽然也是上涨的,但涨幅弱于上证指数。当年上证指数上涨22.3%,而恒生指数只上涨了9.07%,涨幅还不到上证指数的一半。

    我们曾经研究过港股和A股的相对表现,发现港股表现弱于A股几年后,就会在接下来的几年表现强于A股。同时,港股相对A股的走势与美元指数的强弱有较大关系。在美元升值期间,港股表现都要弱于A股;而美元贬值期间,港股表现通常要强于A股。这背后主要是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差异。

    因此,在美联储升息周期结束之前,港股表现可能会持续疲弱。但是,美联储停止加息之后,港股应该就会有所表现。

    问题是:美联储何时能够停止加息呢?

    English Summary

    HK stock market fell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Both Hang Seng Index and 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 fell to the low 11 years and 14 years ago. Their valuation is at historical low level. Yet different stocks performed differently. Some fell to 1% of market value in 2008 while some rose 10 times compared to the stock prices in 2008.

    The fall of HK stocks is due to that the Federal Reserve hiking interest rates, which caused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to sell HK stocks and come back to the US market. Moreover, geographical conflicts as well as the disappointing earnings growth contribute to the fall of HK stock market. The future of HK stocks is determin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 interest hike. When the Federal Reserve stops hiking interest rates, it might be the time for HK stocks to perform.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a detailed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ontact service@mapleasset.com.cn.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资产”)“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提供和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资产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资产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资产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费咨询电话:0757-2833-3269 或 131-0659-0746
公司名称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HESS Capital, LLC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天虹路46号信保广场南塔808
Copyright 2014-2020 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294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