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上周三至本周二,A股连续五天下跌。跌幅最大的是上周五,在彭博社发布美国总统拜登争取未来几周内签署限制该国企业对中国高科技等关键经济领域投资的行政命令的消息后,A股上证指数和港股恒生指数分别下跌1.95%和1.57%。
受到禁令消息影响的板块上周五领跌市场,他们是计算机(5.7%)、电子(5.2%)、传媒(4.6%)和通信(4.1%)(括号内为当日跌幅)。
本周一这四个板块表现各异。其中传媒和通信板块反弹,分别上涨3.6%和2.2%,涨幅位于市场第一和第二名。电子板块跌2%,跌幅位居市场第二名。计算机和通信板块也继续下跌。周二,传媒板块继续领涨,而其他三个板块下跌。
随着中美对抗持续升级,股市成为最先反应负面消息的地方。这也符合我们在4月17日于“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发表的《经济是衰退还是复苏?》中所做的提示,外部风险是A股今年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
估值泡沫不过,上周五跌幅领先的板块都从去年10月底以来的反弹中累积了比较大的涨幅,估值也早已超出合理水平,存在一定的估值泡沫。
板块是否有泡沫,看看龙头公司的估值就一目了然。我们选取近期受到ChatGPT的横空出世而涨幅惊人的人工智能板块,研究一下该板块一龙头上市公司的估值。
该公司于科创板上市,目前还没有盈利,因此没办法用市盈率的估值指标来衡量。我们选取总市值对营业收入比例这一个估值指标来衡量其估值高低。
2023年4月24日该公司总市值为1008亿人民币,当前市场预测其2023年营业收入为11亿人民币。因此该公司总市值对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2倍。
对比OpenAI,也就是发明了ChatGPT 的全球龙头企业,其2023年的营业收入预计为2亿美金,当前估值为300亿美金,也即总市值对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0倍。
因此,国内龙头企业2023年的估值水平虽然高,但与全球龙头企业2023年的估值水平相比还是低的,这个高估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
再对比一下2024年的估值,就发现该公司被明显高估。OpenAI预计2024年的营业收入增长400%,达到10亿美金,也意味着当前市值对应30倍2024年营业收入。
市场预测国内该龙头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为16亿人民币,也即较2023年增长45%。该公司2024年总市值对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3倍,是OpenAI估值的两倍。如果说OpenAI的估值是合理的,那么国内该龙头企业的估值就显得不那么合理了。
其实类似人工智能板块的疯涨在A股市场曾多次上演,每次结束之后都一地鸡毛。我们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未来几个月人工智能板块可能面临较大幅度的调整,投资者应谨慎对待该板块。
经济复苏的前景堪忧
股市的调整也与二季度经济走势有一定的关系。虽然上周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超市场预期,但市场对复苏的态势能否延续有较大的疑问。从微观数据看,水泥、钢铁等中游原材料行业需求疲软,价格下降。
以水泥为例,全国需求自清明节后恢复节奏明显偏慢,价格行情偏弱运行,多地下调水泥价格。
钢铁的价格走势与水泥基本一致,近期也连续下跌。这一方面是受到钢铁上游原料价格持续下行的推动,其中铁矿石和焦炭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调,生产钢铁的另一个重要原材料--废钢价格也较高点下跌了6%以上;另一方面,需求疲软,而供给加大导致产品库存累积,供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失衡。
水泥和钢铁价格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终端需求疲弱。国内房地产投资依然没有起色,而基建投资的持续力度不强。一季度的经济增速超预期,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长来自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后的一次性需求。二季度这部分需求消失后,经济能否继续复苏,成为压制股市的一个重要考量。
市场对本周将要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有很大期待。重要会议上高层对1季度经济如何定调,是否会继续出台一些刺激性的政策措施,都是市场非常关注的问题。
如果会议有超出预期的地方,则股市还有可能再度获得上行动力。否则,可能面临持续回调。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抬升除了股价过高产生估值泡沫以及经济复苏可能会低于预期外,股市的调整还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快速抬升有关。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通常被视为无风险收益率,也就是折现现金流的分母。对于成长股而言,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未来企业创造的现金流折现到当前的价值要下降,意味着成长股的估值要下调。
因此,每次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涨都会导致国内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的下跌。此次也不例外。
4月5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3.3%的低点之后就一路上行,截止上周五,达到3.57%。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20个基点。上周,创业板指数一周下跌3.58%,是自春节之后跌幅第二大的一周。
跌幅第一大的一周是2月17日那周,当周跌幅为3.76%。下跌原因也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上升。2月1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3.39%的低点,之后一路上行,到2月21日达到3.95%的阶段高点,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涨了56个基点。
美国通胀居高不下那么,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上演跳升的戏码呢?这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有关,而这个加息预期又与通胀紧密相连。
我们之前曾多次提示过此次美国通胀粘性强,不容易消退。事实证明,美国通胀确实超出预期。看通胀,核心通胀是一个关键指标。
有些投资者对衡量通胀的指标不太了解,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衡量通胀的指标叫做消费者价格指数,英文简称为CPI。CPI包含食品、能源、商品和服务四大项。
剔除食品和能源后,商品和服务两项构成核心CPI,主要包括住房、家居、租赁、医疗保健、服装、娱乐等细分项目。因食品和能源受到供给的影响较大,剔除这两项后,核心CPI更能反应需求对通胀的拉动情况。
当前,核心CPI显示美国通胀虽有小幅回落,但仍然处在历史高位。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速在2022年9月达到6.6%,该数值是198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也即40年来的最高值,之后缓慢回落。在2023年2月回落到5.3%的水平,3月份又上升到5.6%。
核心通胀居高不下,是因为美国陷入了工资-成本螺旋式上涨的通胀。所谓工资-成本螺旋式上涨通胀的作用机理是这样的:通胀上升带动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抬升。为了跟上商品价格上涨的步伐,工资不得不再次提高。
我们在“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曾多次论述过工资-成本上涨的螺旋式通胀。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在“枫瑞视点”公众号中输入关键字“螺旋式通胀”阅读相关文章。
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就要不停地加息。5月2-3日,也就是在“五一”假期期间,美联储将进行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期此次议息会议将会加息25个基点,并为此次加息进程中的最后一次。
我们认为对5月加息是否为最后一次还要保持一定的谨慎。原因就是美国经济近期表现强劲,通胀有可能在需求刺激下再次抬升。
对A股和港股而言,如果美国通胀持续走高,市场也会面临估值持续下调的压力。短期而言,我们建议投资者对股市保持谨慎。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基金”)及其名下“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基金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基金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基金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