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官网
期权视角
OPTION
  • 近日,报刊与网络媒体发表大量文章,悼念刚刚去世的著名投资人David Swensen(大卫.史文森)。在追悼史文森先生之余,我们作为投资人能从他的成就中学习与借鉴哪些方面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他的职业生涯中体会一下什么是一名成功的投资人。

    业界普遍认为,史文森先生对投资领域做出了如下突出贡献:

    践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虽然,绝大多数投资人对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是熟悉的,但在投资实操中如何运用,特别是能否长期坚持运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史文森先生在耶鲁大学读研时从其论文导师之一的James Tobin那里学习领会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James Tobin的研究成果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形成有重要贡献,这是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由之一。成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掌门人后,史文森先生始终践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并以其成功投资向业界展示了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指导作用。在2018年的一次演讲中,史文森先生是这样解释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对于既定的投资收益,分散投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对于既定的投资风险,分散投资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这太酷了!简直就是免费的午餐!“

    改变了机构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在史文森先生掌管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之前,机构投资主要参与股票和债券投资,并努力在这两类资产之间寻找最佳配置。但在上世纪70年代,因1973年石油禁运导致的经济滞涨使得股票和债券同时下跌,分散投资变成了集中投资,各私立大学的捐赠基金业绩受到重创!为此,史文森先生带领团队开始探索新的资产类别,为分散投资寻找新模式。耶鲁捐赠基金开始尝试进入此前的投资禁区,包括创投、私募股权与对冲基金(亦被称为“私募基金“)。逐渐地,这些另类资产开始成为耶鲁捐赠基金的主要配置资产,据估计其配置达到50-60%的水平。现在,业届将耶鲁捐赠基金的投资方式冠以”耶鲁模式“,被许多其它私立大学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人普遍采用。

    重塑了私立大学的财务结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主要因为投资收益的增加,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规模从1985年的10亿美元上涨到2020年的312亿美元,这极大地改变了耶鲁大学的财务结构,让耶鲁大学成为财力最为雄厚的私立大学之一。在1985年,耶鲁捐赠基金对耶鲁大学年度财务预算的贡献为10%左右。在2019年,这一财务贡献比例上升为30%,其支付的财务科目覆盖了员工工资、助学金/奖学金、科研经费等等。受史文森创立的“耶鲁模式“影响,包括哈佛、普林斯顿在内的其它私立大学的捐赠基金也对各自学校的财务结构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优良的长期投资业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截至2020年6月的前十年里,耶鲁捐赠基金的年化收益为10.9%,同期其它私立大学捐赠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为7.4%。史文森先生比同行每年多赢利3.5%。又据Bloomberg报道,在截至2019年6月前的过去20年里,他的年化收益为11.8%。另据耶鲁大学网站报道,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前20年里,耶鲁捐赠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为10.9%。

    两点启示:

    1. 长期下来(比如20年),年化平均收益10-12%就是屈指可数的了,也就是一名成功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定义了。这个收益覆盖的投资资产类别包括股票、债券、创投、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也就是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你能做到长期年化平均收益10-12%,你就是一名成功的投资人。
    2. 作为投资人,我们对投资的合理预期就应该是这个水平,而且要长期投资才能实现。在与投资人交流中,常常有人声称能够实现25%以上、乃至50%以上的年化收益。但从大量投资实证数据看,这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有一个合理的、可持续的投资预期对于投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如果有投资人宣称这样的高收益,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分析一下:a、他的收益是否包括了他自己的所有“可投资资产“,而非个例?b、他的收益是为持有人管理的资产并有第三方托管吗(公正性)?c、他的收益覆盖的资产规模有多大?d、他的收益涵盖多长的年份?

     

  • 今天早上,全球知名金融公司瑞士信贷宣布因美国对冲基金Archegos爆仓损失47亿美元,为此计划降低股票分红,并解聘一批相关责任人,包括投行负责人与首席风险管理官。Archegos爆仓事件在今年三月底发生后,坊间传闻多家国际性大投行损失惨重,其中瑞士信贷是受创最重的一家。

    Archegos爆仓的事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事件的起因与过程在金融史上频频出现,好莱坞还将一个类似爆仓事件拍成电影”Margin Call”。虽然,在金融市场上这类风险事件以后还会发生,作为置身于金融市场中的一名投资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那么,Archegos作为爆仓事件的当事人在投资交易中做错了什么?

    高杠杆。金融史上的每一次风险事件都无一例外地伴随着高杠杆的影子。据估计,Archegos的组合的杠杆率在5-6x。此次爆仓事件发生时,Archegos资产规模大约在100亿美元,但几家大投行在市场上抛售的质押股票金额合计高达300亿美元。

    集中持股。为追求高收益,Archegos总是重仓持有几只股票。这一做法在过去几年中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此次却将Archegos置于死地。大约在3月22日,Archegos的重仓股之一ViacomCBS宣布增发股票,这一计划让投资人大失所望,其估价应声下跌25%。对于在2020年飞涨150%的一只股票而言,ViacomCBS下跌25%在金融市场上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却引发了重仓持有该股票的Archegos的反向连锁反应。紧接着,市场上流传Archegos开始抛售持有的其它股票的传闻,以减少由于ViacomCBS股价下跌造成的影响。Archegos抛售的其它股票股价开始急速下跌,一些其它投资人开始参与抛售中,很快Archegos在几家大投行里的衍生品质押品不足。几家大投行要求Archegos立即追加保证金,但Archegos无力满足,于是几家大投行强平Archegos质押的股票(包括ViacomCBS,见下图),加速了ViacomCBS股价的继续大跌。这一过程持续发酵一周,在3月26日那个周五Archegos已无力回天,几家大投行对外宣布受损巨大。据估计,Archegos自身损失近100亿美元,不但将多年来积攒的收益输光,还赔光了自有本金50亿美元。

    金融衍生品。大量持有金融衍生品也是这次爆仓事件的特点之一。为对自己持有股票仓位保密和规避一些有关信息披露的监管条例,Archegos通过与几家大投行签订收益互换协议重仓持有股票。收益互换协议还可以让Archegos通过保证金的方式获取杠杆,使其对某些股票的实际持仓超过10%的限制。据估计,Archegos在某些股票上的持仓占流通股比例高达25%。

    读到此,读者不妨从上述几个方面检查一下自己的投资组合。

                                           

     

  •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文件,沪证监发【2021】1号,近期海狮投资组织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的学习,并开展全面自查。
    为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控私募基金增量风险,稳妥化解存量风险,提升行业规范发展水平,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日前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2013年私募基金纳入证监会监管以来,私募基金行业取得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资本形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下行和内外形势压力下,私募基金逆势增长,截至2020年底,已登记管理人2.46万家,已备案私募基金9.68万只,管理规模15.97万亿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数量达13.2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7.88万亿元。
    私募基金行业在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乱象,包括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募集资金、规避合格投资者要求、不履行登记备案义务、错综复杂的集团化运作、资金池运作、利益输送、自融自担等,甚至出现侵占、挪用基金财产、非法集资等严重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行业风险逐步显现,近年来以阜兴系、金诚系等为代表的典型风险事件对行业声誉和良性生态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根据关于加强金融监管的有关要求,经反复调研,全面总结私募基金领域风险事件的发生特点和处置经验,通过重申和细化私募基金监管的底线要求,让私募行业真正回归“私募”和“投资”的本源,推动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促进行业规范可持续发展。
    《规定》共十四条,形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的“十不得”禁止性要求。主要内容如下:一是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经营范围,并实行新老划断。二是优化对集团化私募基金管理人监管,实现扶优限劣。三是重申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募集。四是明确私募基金财产投资要求。五是强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规范要求,规范开展关联交易。六是明确法律责任和过渡期安排。
    作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备案的私募管理人和协会会员,海狮投资全体员工积极支持与响应证监会《新规》的发布与执行。自公司成立以来,海狮投资自觉自律,始终遵守监管机构的法律法规,维持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为私募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好自己的工作。
    借此次《规定》的发布,海狮投资再次组织员工进行私募行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合规意识,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坚持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为维护私募行业发展尽好从业人员的职责。
    我们也建议投资人借机学习了解私募新规的相关内容,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监督私募管理人与从业的的行为,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共同推动私募行业的做大做强。

  •   基金单位净值的估值是衡量基金的投资运作表现的指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偶尔由于估值规则和实际情况的偏差,往往容易引起投资者对基金的盈亏产生误解,并作出错误的判断。基金的投资标的无外乎几类:证券,债券,衍生品(期货和期权),商品,不动产,或者其基金。本文将侧重于讨论期货的估值方法以及其对基金整体净值的影响。

                        

      期货的结算方式和证券期权不同。证券和期权结算价大多以收盘竞价时段的价格为准,因此结算价和收盘价几乎没有任何出入。但期货的结算价是以某一时间段内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的价格来算的。郑州大连和上海商品期货的结算价取某一期货合约当日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中金的期货是以【某一个期货合约最后一小时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这个定价规定使得期货的结算价和收盘价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偶尔种差异在行情波动剧烈时会明显拉大。又由于基金净值是托管根据各类品种的【结算价】去计算,因此涉及期货的基金往往会出现结算价高估和低估单位净值的情况。

     

      举个例子,假设从14:00到收盘15:00时间段,上证50期货合约IH从3000上涨至3100,每分钟的交易量是一样那么,上证50期货的结算价则为(3000+3100÷ 2=3050,和收盘价3100相差50。这50的区别直接导致这IH合约的结算价比收盘价低了 50×30015,000 元人民币。假如投资经理买入了等值现货【中国平安】和卖出一张IH股指期货形成【对冲】,那么收盘后,IH股指期货的结算价较收盘价低了15,000元,使得账户无缘无故多出了15,000元的“浮盈”。如此类推,假如IH期货是多头,则账户产生15,000“浮亏”。虽然这15,000元的浮盈浮亏会在下一交易日开盘后消失,可是它仍然会体现在前一个工作日的结算清单里面,给投资者带来许多误解。

                     

    上图为20154月16日到20201217日期间,上证50当月期货合约的收盘价和结算价的“差价金额”占期货持有成本的比例,这个比例也代表结算差价额外带来的盈亏率。从2015年到2020年期间,期货因为其估算规则,往往会带来平均1%的利润差距,有时最高甚至会有16%的差异。当然,基金不一定全仓持有期货,它们更多是持有一定比例的期货和现货期权等其投资品种对冲。因此,基金持有的期货越多,结算价带来的估算误差就会更大。

     

    然而,期货的结算价只是为了基金计算单位净值,并不会对基金实际盈亏产生影响,这个结算价与收盘价间的到了下一个交易日会自动消除。

  • 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海狮投资”)首支产品成功报送EurekaHedge指数。EurekaHedge是提供全球对冲基金新闻资讯、基准指数及其它另类投资的数据资料研究商,覆盖区域包括亚太地区、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专业对冲基金资料,径迹超过220种数据点,并确保数据的更新率高达96%或以上。后续,海狮投资将陆续提交其他产品数据,与全球投资者一同推动对冲基金业的成长。

     

    而在此之前,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提及,自11月1日起,QFII新规将投资范围扩展到私募投资基金、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等,也就是QFII和RQFII可以投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同时也可以委托境内私募管理人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这将是又一项大幅拉动海外资本流入中国市场的重要举措。借此,海狮投资也希望和境外投资者有更多深入的合作,能为全球的投资者提供服务,一起创造财富。

     

    海狮投资向EurekeHedge报送的第一支产品是海狮投资多策略2号基金,英文名称为HESS Multi-Strategy Fund No. 2。投资者可以在www.eurekahedge.com官网上免费注册,查询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动态与相关产品信息。

  •     个人投资者在自己进行投资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往往会想到借助基金这一工具。不管是公募产品还是私募产品,基金在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和资产管理的专业性上都极大的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多数情况下,当基金净值出现大幅波动甚至回撤时,投资者会开始恐慌,并迫不及待地想要迅速赎回自己的基金份额以期避免更大的损失。然而,立即赎回出现“亏损”的基金,往往不是投资者的最优选择。

     

        投资前,投资者应该做足“功课”。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预期收益、计划投资周期寻找到与之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在确认该基金产品的资产配置、投资策略、风险偏好都能较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各项需求之后,再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基金产品后,投资者则应该避免像对待股票一样去对待基金产品。不同于股票,基金本身具有更强的风险分散的特征,其投资标的是一揽子金融工具,且拥有多个互相弥补的投资策略。据专业机构统计,当基金处于微亏或微赚时,投资者通常容易选择去赎回。这恰恰符合了多数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时的心理,也往往是个人投资者难以克服的障碍。如何正确应对基金净值大幅波动甚至回撤呢?

     

        1.避免草率地赎回基金份额。长时间的缓涨缓跌和短时间的剧烈波动通常会在金融市场上交替出现。当市场整体表现糟糕时,许多基金的净值会随之发生回撤,但投资者在决定赎回之前还需要三思。有的投资者相信自己可以在基金净值下跌时赎回、在基金净值回升时再申购进去,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看似好像很简单,时间节点把握的难度却让这个计划很难实现。由于基金业绩公示的滞后性(尤其是私募产品),当投资者看到基金业绩回升时,往往已经与最佳入场时机失之交臂。如果把投资期限放得更长一些,我们会发现,短期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更长时间线上的收益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现代投资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择时是无效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基金设有短期赎回费,防止投资人对基金进行“过度交易”。

     

        2.与同类型基金业绩做做比较。投资者可以多关注同类型或同策略的基金产品,对比同一周期下的收益率情况。虽然短期表现可能各有不同,但采用同一策略的基金产品的净值走势长期应该是相似的。自己投资的基金产品净值下滑时,如果同类基金也出现了收益下降,则多半与市场涨跌有关,而不太可能是基金本身管理出现了问题。如果该基金采用的投资策略长期来看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无需对偶尔的短期回撤过分担心,假以时日,基金净值仍会逐步修复。反之,投资者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挖基金表现不佳的原因,以对后续投资做好应对和计划——基金产品的策略定位是否存在偏离、基金的风控是否足够严格、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发生了改变。

     

    小结:

        基金投资出现“账面亏损”,投资者不应盲目止损。

        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只要确认基金具有未来盈利的潜力,则不应该轻易被短期的“噪音”所干扰,错失自己本应该赚取的收益。根据投资学理论,长期持有基金份额并承受净值波动是获取“风险溢价”的必要条件。

投资展望
FUTURE
  • 本周,我们需要关注的是A股和港股的上涨趋势能否持续以及欧美银行业危机的新动向。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周A股和港股的表现。深成指和港股恒生指数表现领先全球指数。

    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指数中,深成指和恒生指数分别位于涨幅榜的第一位和第三位,分别上涨3.2%和2%。上证指数上涨0.46%,涨幅榜位于第11位。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股下跌,上证指数表现不及深成指。

    深成指表现领先全球主要是受到传媒、电子、通信、计算机和电力设备行业的带动。这五个行业上周在A股31个行业中表现领先。其中传媒主要是受到国家批准游戏版号快于预期以及ChatGPT4 的带动。

    3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2023年3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计86款游戏过审。腾讯、网易、中手游、创梦天地、中青宝等多家上市公司的产品过审。

    有卖方分析师认为,游戏版号常态化发放,助推行业逐步回暖,预计二季度新游戏加速上线,各公司游戏收入或从二季度起逐季改善。新游戏上线将短期提振各公司游戏收入,但长期收入及利润稳定增长潜力取决于游戏的长线运营能力。

    今年政府将会在各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都会不断出台,对于以往受到政策抑制的行业都会是重大利好。

    除了政策红利,技术创新也为传媒行业发展提供助推力。ChatGPT4 的推出也让传媒公司能够重新定义内容开发,提高行业的创作效率,打造更好的IP。

    港股表现较好,主要与科技行业的走强有关。腾讯控股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收入扭转了连续2个季度同比下滑的势头;而净利润也在2022年3季度同比小幅增长的基础上,四季度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腾讯4季度业绩增长主要来自降本增效及创新业务。另外,4季度研发投入增速高达13.5%,为未来的业绩增速打下基础。

    受业绩超预期影响,腾讯股价上涨11%,带动港股科技板块上涨7.5%,领涨港股。

    总之,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创新驱动股价上涨是上周的一个主线。不过,A股传媒板块从去年10月底至今已经积累了较大涨幅,行情是否能够持续有待观察。而港股受到欧美银行业危机影响,可能也会有波折。

    欧洲银行业危机持续蔓延欧美银行业危机继续发酵。继瑞信之后,德意志银行成为欧洲银行业危机新的风险点。

    上周五,德意志银行的AT1债券下跌1美分至74.716美分,价格低到相当于垃圾债券。由于瑞士政府在处理瑞信和瑞银的合并案中,将瑞信170亿欧元的AT1债券减计为零,引发市场对约2500亿欧元的AT1债券的担忧。

    根据德意志银行2022年年报,截止2022年底,其AT1债券总额为85亿欧元,占其核心一级和二级资本的比例为12.5%。

    AT1中文全称是额外一级资本债券,也被称作CoCo债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即应急可转债。这种债券在银行面临问题,达到触发条件(一般是资本充足率下降至某一水平,通常是5.125%),停止付息,自动转成银行的普通股,来增加银行的资本储备并提振资本充足率,从而使银行能够继续经营。

    AT1债券触发转股或减记的另外一个条件是根据债券发行合约中规定,如果发行银行触及到“PONV”(Point of Non-viability,不能持续经营点),将会强制转股或者减记本金。这种情形的裁定主要由银行所在国的监管机构判断,缺乏统一标准,是AT1债券投资者最需关注的不确定性风险。

    欧洲银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普遍发行AT1债券补充资本,而美国的银行则没有这一金融工具。

    在瑞士政府将瑞士信贷高达170亿美金的ATI债券减计为零后,衡量德意志银行违约风险的金融工具--信贷违约互换从上周三的142个基点一路飙升周五的204个基点,接近2020年新冠危机时的水平。

    上周五,德国政府高层表态力挺德意志银行,该公司欧股股价收盘时减缓跌势。

    相比欧洲银行业危机持续蔓延,美国银行业危机似乎有缓解迹象。根据摩根大通固定收益策略师,截至3月22日的一周,美联储流动性工具的借款几乎没有变化,维持在164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背书的银行体系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HLB) 的发行活动大幅下降,意味着FHLB预借需求减少。 因此,似乎存款流出至少已经放缓。

    欧美银行业危机是否能在短期结束呢?我们认为这不太可能。根据桥水公司创始人达利奥的分析,通常债务危机结束需要央行至少两次放水:第一次是央行为出现问题的机构提供流动性;第二次是央行大规模购买资产,广泛刺激经济。目前,我们还处在第一阶段。

    对于A股而言,外围的风险对情绪会有短期影响,中长期A股走势还是受到我国经济复苏进程的左右。我们建议密切关注一季度经济复苏的成色以及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业绩情况。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基金”)及其名下“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基金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基金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基金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央行超预期的降准上周五,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不同于以往获知降准消息时的喜大普奔,投资者都对这个意外的降准表示困惑不解: 难道经济不行了吗?有什么坏消息我还没有看到吗?

    投资者的担心恐怕是多虑了。在经济复苏的初期,央行保持宽松的流动性是惯常操作。

    此时,总需求疲弱,央行放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投资和消费。在宽松流动性的刺激下,总会有一些胆子大的企业家会贷款投资扩大生产。扩大生产需要招聘员工,员工就业增加了,工资收入增加,消费也会起来,从而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因此,在经济复苏的初期,释放流动性能够有助于经济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复苏。

    2020年以来每年至少两次降准事实上,我国从2020年以来,每年都至少有两次降准。

    2020年央行分别在1月6日、4月15日和5月15日调降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每次调降50个基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19年9月份的11%降到2020年5月15日的9.5%。对大型金融机构降准两次,分别在1月6日和4月15日,每次降准也是50个基点。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19年9月份的13%下降到2020年4月15日的12%。2020年对中小金融机构降准幅度大于大型金融机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

    2021年降准两次,分别在2021年7月15日和12月15日对全部金融机构降准50个基点。2022年也是降准两次,分别在4月15日和12月5日对全部金融机构降准25个基点。

    2022年和今年的这次降准幅度小于2021年和2020年,主要原因就是美联储2022年开始加息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构成掣肘:如我国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恐怕会引起人民币的大幅贬值。

    我们判断此次降准之后今年还会至少有一次降准,今年的资金面将会保持宽松态势。

    降准对A股影响几何?A股自春节之后的首个交易日1月30日至上周五3月19日,总体震荡下行。在此期间,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分别下跌0.44%和5.86%。

    这段时间从全球来看,上证指数表现较好,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指数中,涨幅排名第四,主要应是受益于国企估值重估;深成指表现较弱,在全球16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指数中跌幅位居第四,主要是受到新能源板块的拖累。

    从行业表现来看,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从1月30日至3月19日,A股31个行业中,14个上涨,17个下跌。

    其中涨幅领先的行业包括通信、计算机、传媒和建筑装饰,这四个行业均上涨超过11%。而跌幅领先的行业包括电力设备、商贸零售、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和美容护理,这几个板块均下跌超过7%。电力设备板块受制于市场对新能源前景的悲观预期,领跌A股,节后至今下跌12%。

    我们认为在降准消息的刺激下,A股有望一扫节后低迷的态势,重拾升势。行业方面,落后的行业也有望扭转颓势。

    美联储加息:加还是不加?上周五,欧美股市在银行业危机愈演愈烈的重压下再度大跌。美联储是否会在本周的议息会议上暂停加息也成为市场的一个焦点。

    对此,我们判断不会,本周美联储仍将会加息25个基点。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美国通胀仍然很顽强;第二个,美国经济虽然有衰退迹象,但仍韧性十足。

    首先看第一个原因。上周公布的美国2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同比涨幅是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环比上涨0.4%,也低于1月份的0.5%。

    虽然这个数据看起来让人很满意,尤其是在美国面临区域银行业危机的关键时刻,但是核心通胀和超级核心通胀显示物价上涨压力并没有减弱。

    2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环比上涨0.5%,高于1月份的0.4%;而剔除了食品、住房和能源的超级核心通胀环比也上涨了0.5%,同比上涨了6.1%,与1月比没有变化。

    核心和超级核心通胀的韧性主要来自服务业价格的上涨,背后推动力就是人工成本的上涨。我们之前多次提到美国陷入工资-成本螺旋上涨的通胀模式中,很难打破。因此,美联储加息的步伐也不会因为银行业危机而放缓。

    第二个原因,美国经济韧性较强。虽然上周公布的2月份零售数据环比下跌了0.4%,但这一数据符合市场预期。同时,2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火爆,2月新增就业31.1万人,大超市场预期的22.5万人。

    事实上,美国服务业的就业市场一直比较旺盛,而美国经济中服务业占比高达80%。这也意味着只要就业还很好,经济也会保持较强的增长动力,同时工资也会持续上涨,通胀也还会上升。

    近期发生的美国中小银行危机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但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历史来看,美联储加息往往代表着经济还处在比较良好的状态中,加息对股市造成的影响并不算大。

    综上,央行降准对A股是一针强心剂,本周美联储加息也不会是一个意外事件,但美国银行业危机需要持续跟踪。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基金”)及其名下“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基金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基金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基金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银行业危机传导到欧洲上周由硅谷银行引燃的美国银行业危机愈演愈烈,本周已扩散到欧洲。首当其冲的是近几年饱受各种丑闻影响的瑞士信贷。

    3月15日,瑞士信贷的第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行长表示不会再向瑞士信贷提供资金支持。沙特国家银行在2022年4季度瑞士信贷筹资时成为其基石投资人,持有瑞士信贷9.9%的股份。一般而言,监管规定对单一项目的投资不能超过该项目资本金的10%。

    原本瑞士信贷定于3月9日发布年度报告,但3月8日晚间接到SEC电话,后者就瑞士信贷对2019财年和2020财年的现金流量表的修订及相关控制提出评论和问题。3月14日,该行在发布2022财年年度报告时表示,其在2021年和2022年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发现了“重大缺陷(Material Weakness)”,对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程序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普华永道发表了否定意见。

    受到上述负面消息影响,瑞士信贷股价在3月15日重挫。代表其违约风险的指标信贷违约掉期一度上涨了1000个基点。一时之间,欧美股市也风雨飘摇。

    饱受丑闻困扰的瑞士信贷瑞士信贷近两年的遭遇可以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2019年,该行因为高管间谍丑闻而导致声誉受损,首席执行官被迫辞职。2021年1季度,因为比尔·黄的Archegos爆仓,瑞士信贷当季减值44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307亿。2022年客户在一年内从瑞士信贷提取了价值510亿瑞士法郎的存款(约占总数的28%)。

    瑞士信贷是全球第八大投资银行。截止2022年底,其资产规模高达5200亿美金,70%的资产在瑞士境外。如果瑞士信贷破产了,那可能就真是雷曼时刻到来了。

    央行出手救助3月15日,瑞士信贷股价大幅下挫后,瑞士国家银行(相当于瑞士的中央银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发表联合声明称,美国某些银行的问题不会对瑞士金融市场构成直接蔓延风险。瑞士信贷满足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如有必要,瑞士国家银行将向瑞信提供流动性支持。这一声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3月16日,瑞士信贷通过担保贷款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从瑞士国家银行借款500亿瑞郎。为了给投资人提供信心,瑞士信贷宣布将会回购25亿欧元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和5.3亿欧元债。

    美联储的救助行动也非常迅速。上周在硅谷银行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立刻创立了银行期限融资计划,向受到挤兑危机困扰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但是根据美联储在3月16日下午公布的最新资产负债表,仅有119亿美金在此计划下被借出。这个金额远低于花旗和摩根大通预计的2000亿和4600亿美金。

    不过,银行通过央行贴现窗口借了1528.5亿美金。这表明传统的央行工具已经可以应付当前的危机。

    除了央行,美国的大银行在3月16日也向最新遭受挤兑困境的第一共和国银行伸出援手。包括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11家银行同意联手向第一共和国银行提供120天、以市场利率计价的300亿美金无担保存款,以支持这家银行渡过难关。

    这11家银行的举动受到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和美国货币监理署的赞扬。

    受到上述消息的激励,银行股表现出色,带领欧美股市在3月16日大幅上涨。

    欧美银行业危机对A股影响大吗?欧美银行业危机对我国股市和经济影响有限,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决定股市走向的是经济基本面。相比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经济衰退,我国经济在前两个月仍然保持复苏的态势。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虽然面临去年较高的基数,但我国1-2月工业、消费和投资均保持正增长。房地产复苏略超预期,基建投资超预期。一切迹象显示,经济在平稳复苏。

    其次,我国未开放资本项下资金的自由流动。资金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进出是受管制的。外资通过北上资金进入和退出每日均有额度限制,外资即使撤出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最后,我们认为不会今年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会远小于2008年。2008年我国经济从上半年的过热到下半年的骤冷,原因之一就是外需突然走弱。而今年我国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已经考虑到外需走弱的风险。扩大内需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驱动力。

    当前股市估值仍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与A股在6000点时的估值迥异,股市对外部冲击的承受力明显强于2008年。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曾经多次指出,美联储加息引发发达国家发生危机的概率将会超过新兴市场,原因是发达国家的债务负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高于新兴市场。目前来看,这一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验。详情请参见《危机的导火索在哪里?》https://b.r.sn.cn/Q5TnbF和《为何开门黑?》https://b.r.sn.cn/NmcP7Z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基金”)及其名下“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基金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基金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基金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A股和港股跌幅领先全球上周在美国硅谷银行事件影响下,全球股票市场多数下跌。

    在全球16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指中,只有日本股市上涨0.8%,其余15个国家和地区股指下跌。

    香港恒生指数跌幅最大,一周下跌6.1%。其次是美国三大股指纳斯达克、标普和道指,分别下跌4.7%、4.5%和4.4%。接下来是A股的深成指和上证指数,分别下跌3.5%和3%。

    为什么风险事件发生在美国,而A股和港股跌幅都很大?港股因为欧美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通常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这些机构投资者会抛售包括香港在内的新兴市场股票。

    而A股市场在上周之前,已经从去年10月持续上涨了三个多月。市场里面有大量的获利资金。除了硅谷银行利空外,上周个别行业出现负面消息,引发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产生悲观预期,投资者用脚投票。

    汽车骨折价的背后上周出现负面消息的一个行业是汽车。根据乘联会3月8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1-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269.7万辆,同比下降19.8%。汽车行业开局不理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中,1-2月同比实现正增长的只有比亚迪、奇瑞、特斯拉和北汽四家车企,分别同比增长了84.8%、39.6%、20.7%和3.7%。其余六家车企1-2月销量均告负增长,其中负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东风,1-2月销量同比下降49%。紧随其后的是一汽和上汽,分别同比下降32.3%和30.9%。

    一方面由于销量下滑引起库存高企;另一方面,2023年7月1日,被称为拥有最严苛排放标准的国六b将正式实施。与此同时,《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II型试验,即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RDE--Real Drive Emission)测试。RDE法规的实施要求目前所有的在售车和新开发的车都需要按照RDE重新实验和重新申报公告。

    与以往实行新国标排放标准一样,车企通常都会在标准正式实施之前的一到两个季度内清库存,降价倾销不符合新国标的汽车。

    在这种情况下,燃油车价格战一触即发。而1、2月销量大幅下滑的东风汽车率先点燃了这场战火。3 月 1 日开始,东风集团推出了史无前例的降价行动,车企补贴和政府补贴合计力度从5000元至9万元不等,有效期至2023年3月31日。

    除了东风旗下6个品牌13个车型外,湖北政府的补贴进一步扩大至一汽丰田、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别克等品牌。这些品牌总优惠幅度最高达13万,几乎所有在售主力燃油车型都在优惠范围之内

    东风系与湖北省政府的联合补贴也给其它各地做了个样板,吉林省政府、重庆、北京、杭州和上海等城市也推出类似优惠政策,保证本地车企不被市场很快抛下。

    燃油车的价格战狼烟四起,而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早已于去年打响。去年10月特斯拉就主动拉开电动车价格战的序幕,将Model 3 和Model Y 的价格分别下调1.4到3.7万元不等。之后,蔚小理和比亚迪也跟进价格战。汽车行业在价格战的阴影下前景不容乐观。

    上周汽车行业指数下跌6.2%,在申万31个行业中跌幅榜位居第二名。主要车企股价均大幅调整,跌幅最大的长城汽车一周下跌13%。

    本周A股怎么走?第二个爆出负面消息的是白酒行业。某知名卖方分析师上周提示投资者,某白酒企业库存高企。该消息引发白酒板块剧烈调整。

    汽车和白酒作为两大消费行业,对整体消费有风向标的作用。我们在年初对2023年进行投资展望时,指出消费复苏需要时间。现在来看,消费复苏确实面临一定的挑战。

    对于整体经济,我们也重申新一轮库存周期的上行期将开始于1季度末或2季度初,汽车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去库存仍需维持一段时间。

    预计本周A股将继续受到国内经济复苏不达预期的干扰以及硅谷银行倒闭带来的冲击。但是,我们认为A股下跌空间有限,投资者宜择机布局。

    硅谷银行是贝尔斯登还是雷曼?先简要描述一下美国硅谷银行事件。硅谷银行在3月10日宣布出售210亿美元资产抵押债券,出售将产生18亿美元的损失,银行同时宣布在二级市场融资22.5亿美元。

    该消息引发投资人对硅谷银行流动性的担忧,硅谷银行股价在上周五大幅下挫60%。当天,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任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破产管理人。

    投资人关注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多少能被保护。根据最新消息,30-50%的存款可以被保护。但知名投资人比尔·阿克曼认为,只有政府让存款全部得以保护,才不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一份从美国证监会网站上下载下来的在硅谷银行有存款的投资顾问表格中,可以看到所涉及的投资人遍布世界各地。中国也有投资机构名列其中。因此,硅谷银行的倒闭对全球创投行业都是一个重大打击。

    从资产运用的角度看,硅谷银行被国人称为河南村镇银行的美国版,主要原因是该银行也是把储户的钱拿去做了投资。河南村镇银行投资了房地产,而硅谷银行则投资了美国国债。

    由于美联储从去年以来一路加息,导致债券价格大跌,硅谷银行所投资的资产抵押债券也产生了亏损。所以,归根结底,硅谷银行事件是由于美联储加息造成的。

    投资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硅谷银行这一事件会不会引起美国系统性的金融危机。我们认为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那么系统性金融危机迟早会来的。至于硅谷银行是贝尔斯登还是雷曼的问题,我们判断以其资产规模最多是个贝尔斯登。不过,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雷曼也会来的。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基金”)及其名下“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基金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基金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基金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A股大跌,原因何在?A股的下跌有三个推动力。

    首先,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低于某些投资者的预期。其次,1、2月进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下跌8.3%,一些投资人认为不及预期,打击了市场做多信心。最后,早盘包括中石油、中国海油和中石化在内的“三桶油”暴力拉升,打击了中小板。

    所以,周二市场下跌既反映了短期市场上涨过快的风险,也反映了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担忧。

    如何看待今年的GDP目标?那么,如何看待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呢?年初以来,A股的上涨有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北上资金。而代表北上资金观点的外资投行对GDP增速目标基本认为符合预期。

    比如摩根·斯坦利认为GDP目标虽然看上去谨慎,但有10%的广义赤字支撑以及疫情之后重新放开对经济的刺激,实际结果很可能超预期。高盛认为经济目标符合预期,认为经济复苏是渐进的,并取决于消费复苏的进展。高盛指出要关注3月13日新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可能传达的政策线索。

    外资投行的观点说明外资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并没有特别悲观。其实,客观看待中国经济的恢复可能是当下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国内的需求在三年疫情的冲击下需要时间来恢复;另一方面,今年外需不容乐观。除了发达国家经济进入衰退对我国出口的冲击外,中美两国脱钩也会影响我国出口的表现。

    当然,乐观者也可以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在进入库存周期上行期之后,经济会有自然的增长。我们仍然判断库存周期的上行期始于今年的1季度末或者2季度初。届时,经济将会重拾升势。当前经济仍处于被动补库存阶段,这可能会影响1季度的经济表现。对此,投资人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A股大跌之后怎么办? 对于上面的第二个因素,即1、2月进出口增速。这个数据看上去比去年12月份略好一点:去年12月同比下降8.9%,1、2月是下降8.3%。其中的主要原因应是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后,供应端改善的一次性冲击。对全年的出口与对经济一样,不要抱有乐观预期,原因主要是前面提及的外需走弱和供应链转移。

    不过对股票市场也不用过于悲观。历史来看,在外需持续下降之际,往往是A股牛市起步之时。原因就是外需下降的过程中,企业盈利备受冲击,估值往往处于底部。而这时为了刺激经济,通常都会出台政策,股市也往往在政策刺激下上涨。而后随着外需转好,企业盈利恢复,股市慢慢就走出了牛市(具体请参见《再坚持一下》https://b.r.sn.cn/gHGGwc和《底也许不太远了》https://b.r.sn.cn/WwKmPs)。

    周二在三桶油的拉动下,市场普跌。在申万31个行业中,仅有石油石化、银行和煤炭行业上涨,28个行业下跌。其中,跌幅居前的行业包括通信、美容护理、国防军工、机械和计算机。值得注意的是,通信、计算机和国防军工在上周股市大涨中表现较好,上周分别上涨了6.6%、4.3%和2%。

    周二这三个行业的调整有获利了结的因素。而美容护理和机械行业则受到资金连续净流出的影响而在周二破位下跌。美容行业的估值处在历史高位。而机械行业的一部分需求来自海外,对出口未来预期可能也影响了该行业表现。

    上周市场开始反弹,我们给出了如果要参与市场,可以寻找表现落后板块的建议。具体请参见《3月第一个交易日,股市大涨。有小伙伴表示严重踏空,肿么办?》https://b.r.sn.cn/bQcTYM。

    在此,再补充一下从去年10月底至今,涨幅落后的三个板块。它们是煤炭、电力设备和军工。从去年10月30日至今年3月7日,这三个板块分别下跌1.4%和上涨0.4%和0.8%,远远跑输大盘。如接下来市场反弹,它们可能会有所表现。

    美股大跌又为了什么?接下来看看美股。美股大跌源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参议院作证时的鹰派发言。鲍威尔期待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多次升息,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将会加快升息的步伐。在参议院作证的两个小时,鲍威尔多次重申美联储对保持物价稳定的责任以及对2%通胀目标的承诺。

    鲍威尔讲话后,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到5%,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96%。二者之差为104个基点,这是1981年9月22日以来的最大差值。2年期和10年期美债的差值表明债券市场认为美国经济将大概率进入衰退。同时,期货市场预期美联储在3月20-21号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从一周前的24%上升到62%。

    我们对今年美股市场不乐观,原因就是通胀粘性下,美联储的加息举措一定会超预期,而美国经济也将在加息重压下进入衰退。具体请参见《2023年的美股会是2022年的A股吗?》https://s.r.sn.cn/mu9CE6。

    总之,对经济和市场要客观看待,无论是对中国还是美国经济,也无论是对A股还是美股。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基金”)及其名下“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基金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基金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基金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股市大涨,原因何在?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股市在2月低迷了一个月之后又出现了大幅上涨?

    主要是受到两个好消息的刺激。第一个是2月28日收市后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美好蓝图。从现在到2025年底,也就不到三年的时间。可以预期未来数字中国领域的进展很可能是突飞猛进。

    其实,早在去年12月份,政府就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该意见稿指出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属性嵌入到国家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多个方面。意见稿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初步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并提出了20条政策举措。意见稿是对数字领域制度建设的指导,而规划的出台无疑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推动数字产业发展。

    数字中国战略助力经济发展在数字经济领域,我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有一个亲身体验的小例子分享给大家:春节假期,笔者去香港游玩,发现在饭店等消费场所,数字支付总体不如内地普遍,当然也缺乏为数字经济服务的硬件设施,比如在内地各个消费场所都配置的充电宝。

    香港毗邻内地,支付宝和微信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估计很多地方还需要写支票付款。因此,发展数字经济战略不仅可以提供我国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所需要的可持续推动力,而且能够确保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处在世界前列。

    3月1日,A股和港股市场涨幅领先的板块也基本与数字中国规划相关。A股涨幅前三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传媒,港股涨幅领先的是腾讯、阿里等互联网科技股。

    很多小伙伴关注数字经济热点能否持续。我们认为在股价大幅上涨后,热点持续需要业绩的配合。我们也发现该板块一些涨幅领先的股票过往业绩并不强劲,未来业绩能否因数字经济战略而受益还是未知数。因此,投资人需要仔细甄别有业绩的和纯炒作的股票。

    经济复苏超预期 第二个好消息是2月份的中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超预期上涨。2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较1月份有明显提升,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后,各地抓紧复工复产,房地产和基建开工率明显提升,居民消费需求也有明显改善。

    由于经济复苏超预期,与经济复苏相关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装饰行业涨幅仅次于数字经济板块。

    政策仍可以期待以上两个因素推动了A股和港股在3月第一个交易日的大涨。

    那小伙伴关注的问题是后续市场上行趋势会继续吗?我们认为如果经济复苏持续超预期,则股市上行概率比较大。

    当前,市场对经济复苏存在两个大担忧:一是三年疫情导致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后,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有朋友问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受损。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口袋里没钱了。二是海外经济衰退背景下,我国出口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

    对A股市场的担忧来自对美联储未来加息幅度的不可预知。这对A股上行也带来较大压力(具体请参见《A股大跌,牛还在吗?》https://b.r.sn.cn/nEcP4k)

    上述三个因素值得密切跟踪和观察。但是,我们认为针对经济增长,政策会有更多的措施出台。短期市场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踏空买什么?

    那踏空的小伙伴买什么呢?首先,追涨肯定是不合适的。从去年10月底至今的这波股市上涨具有明显的板块轮动特征。事实上,这波行情板块轮动的速度用电风扇都不足以形容其快速,涡轮发动机还比较合适。因此,追涨一定会亏钱。我们认为买入表现落后的板块是更为稳妥的操作。

    据我们统计,从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1日,行业涨幅低于10%的行业包括煤炭、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各位小伙伴可以从这些行业中选取性价比合理的个股(因合规原因,我们不能推荐个股)。

    好啦,今天的分析就到这儿。欢迎各位小伙伴评论和转发。

    声明:本市场点评由北京枫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瑞基金”)及其名下“枫瑞视点”微信公众号拥有版权,,授权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文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枫瑞基金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内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枫瑞基金书面授权,本文中的内容均不得以任何侵犯枫瑞基金版权的方式使用和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费咨询电话:0757-2833-3269 或 131-0659-0746
公司名称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HESS Capital, LLC
公司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天虹路46号信保广场南塔808
Copyright 2014-2020 上海海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29404号-1